不要以“学习”为借口,剥夺孩子学音乐的机会!

最近有位朋友和我倾诉,她教了十年的学生突然来和她说,准备中考压力大、课业繁重、妈妈决定让他放弃学习音乐了……

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孩子的学琴节奏,很多家长决定在这时候给孩子减去“兴趣班”,认真学习文化课,也为家里“节省”一部分花销。



先不定论这位家长的决定是否明智,首先,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:决定一个孩子未来成功的因素是什么?影响人一生幸福的因素是什么?


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受限,很多人学生时代玩命地学习,成人之后玩命地工作,一生忙碌徒劳毫无幸福感可言。


为什么会这样?

这是我们的价值观有问题了,我们看重的是分数,成绩,考核,晋升,职称,荣誉,身份,地位,收入,房子,车子,名牌,唯独忘了我们这一生追求幸福的本质。

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家曾经这样说过:“音乐是唯一能够真正存在的艺术作品,它的震颤、律动都是生命的要素,在任何有生命的地方都会有音乐的存在,也都会有快乐的存在。”




“练习音乐要占用孩子做功课的时间,太耽误孩子的学习了”这是大多数家长为孩子放弃学音乐而找的理由。但事实上,孩子放弃音乐之后,学习成绩就能拿第一吗?而作为老师,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多的是心疼和无奈。

“小升初、初升高”是家长最容易让孩子放弃学音乐的节点。面对逐渐繁重的课业和压力,一部分家长会替孩子“裁掉”音乐课。而对于音乐老师来说,无论哪个生源流失,他的教学都要继续。

只是,
他们会心疼,
自己倾注的大量心血将付诸东流;

他们会惋惜,
一手教大的学生,初见起色却无奈戛然而止;

他们会痛心,
孩子为之付出的努力与汗水,却前功尽弃;

他们会无奈,

眼看着家长放弃了孩子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......



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,很讽刺但很现实。一些家长告诉孩子,现在学习紧张了,就放弃兴趣班吧,踏踏实实学好语数外,好好搞学习;等到高二高三成绩不理想了,又赶忙和孩子商量,要不学个音乐吧,能考个好学校......

当你把任何事儿往职业化道路上走后,很多出发点也就变得不一样了。举个简单例子说,空余时间你绝对不会想做这件事儿的,刷刷剧打打游戏岂不乐哉?
如果是演奏类音乐专业,是需要天赋的,就像考清北一样并非会弹琴就能被录取。如果是音乐类其他专业,你需要很强的人脉能力才能让你把这一行做好,技术只是底子。
而一般真正具备这样人脉能力的人恕我直言做什么不能成功?有时选择做音乐只是无奈选择了生活方式,倘若有其他自己喜欢又稳妥的路子谁不愿意走呢?

首先,家长有这样的功利心,孩子是一定体会不到音乐的美好的!我认为,明智的家长,应该给孩子灌输这样一个态度:“为了你将来拥有更广阔的自由,我宁愿你现在苦一点累一点,至少能为自己争取多一条选择的道路,赚取一个光明的未来!”何况,音乐和功课,本就不冲突,二者一定是可以兼得的!合理的分配时间,让效率最大化,在学习之余利用音乐放松心情,很多状元、学霸也都是这样践行的。



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,艺术生似乎在教育形势的改变中看到了曙光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,没有爱好、没有特长的孩子,才是某种意义上的“差等生”。希望更多的家长能认识到,往往不是孩子时间不够用,而是你替他放弃了......


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